插装阀

插装阀

福山区:“小巨人”艾迪液压打破国外垄断自主研发200多种液压件 造出挖掘机中的“战斗阀”

作者:插装阀 日期:2024-07-08 15:04:49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董琪)一辆汽车上万个零部件,超过60%是由零部件公司可以提供的,汽车行业的创新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于零部件企业的创新。

  12年,位于烟台福山区的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从未忘记当年的雄心壮志,专注研发挖掘机用液压元件,截至目前自主研发2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品种类型、产量、销量和质量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艾迪液压推动了我国挖掘机液压件进口替代和供应链切换,解决了核心部件“卡脖子”问题,从“市场要说明艾迪液压就造什么”升级为“用艾迪液压件,造中国挖掘机”。

  记者走进艾迪液压智能工厂看到,在多路阀装配线上,随着红色小灯闪烁,装配工正按照指示灯提示,将零件物料放置在指定工位。

  “一条装配生产线仅用四个人就能满负荷生产,每天生产50台多路阀。整个车间8条生产线,全部达到了订单化的生产。”装配车间主任王绪旋介绍,这一些产品下线后主要用在三一、徐工、临工、柳工等重工企业的工程机械车上,还出口印度、泰国等国家。

  “产线以自动化生产为主,同时建设产品追溯管理系统、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和智能质量管理系统等。”据生产副总温力维介绍,整个艾迪智能车间共有128000平方米,规划布局1200台机床、400多台六轴机器人、200多台AGV转运车,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在烟台市及省级企业里为佼佼者。

  “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在数字化浪潮中,艾迪液压按下创新加速键,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这是一款20吨挖掘机用的全电控多路阀,是公司自主研发于今年4月份下线的一款新产品。挖掘机所有动作都是由它控制,多路阀实现全电控后,动作更精准、更柔性、更节能。”研发项目经理李晓康介绍,多路阀里面有80多种零件,最关键的两个零件是阀体和阀芯,配合间隙最重要:“配合间隙偏大,会造成挖机掉臂,间隙过小易造成动作卡顿,设计的基本要求阀芯和阀体的加工精度是正负一微米。”

  从2009年10月注册公司,到2011年9月投产,艾迪液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十年间,艾迪液压开发出全球种类最全的挖掘机液压元件,成为支撑中国挖掘机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尚武发已泛霜,13年前39岁的他满怀豪情地组建艾迪液压公司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彼时,国内挖掘机企业的液压元件被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垄断,产品全部依赖进口,产品受制于人,产业安全得不到保证。

  “中国想制造多少台挖掘机,不是中国主机企业说了算,而是由国外零部件企业控制。我们董事长成立艾迪液压公司的初衷,就是要为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争气。”徐尚武说。

  自2011年以来,艾迪液压开展了研发“创世纪”:通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对液压元件进行研发及产业化。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8项,承担省市类科技发展计划和技改项目9项,2种产品通过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检验判定的结论为“达到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艾迪液压已经明确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优势,紧跟行业前沿,做强做大挖掘机液压件,巩固在行业的领头羊,加速拓展非挖领域市场;打造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工厂,树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通过提供平台化软件、硬件电控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智驱解决方案;坚持国际化战略,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耐用、智能、环保的高端液压产品。

  “我们主动发力,靠前服务,通过提前介入、定期调度、项目代办、政策申报指导等举措,全程保姆式服务,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助力重点工程落地见效。”采访中,福新街道工委书记荀永平说。

  记者了解到,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为福新街道园区的企业纳税大户,当街道发现该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良好,原有厂房不能满足生产要时,街道出面向区里提出申请,拟租赁福山区汽车孵化基地厂房扩大生产,后成功将福山区汽车孵化基地11#厂房、8#厂房总建筑面积为18356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相应厂区租赁给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使用。

  为鼓励企业高速、高效正常运作,福新街道及时抓好政策兑现,做到应减尽减,给予作为承租企业累计投资强度超过相应数额的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房租100%补贴政策;通过采取减免租金的方式,执行合同达到相关条件将房租进行返还,为公司可以提供最大限度政策扶持。

  福山区实行项目清单化、动态化管理,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快见效。建立完整项目服务机制。围绕“待批项目抓前期、已批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推进、竣工项目抓见效”的思路,全面深化区级领导包帮、“双特派员”帮扶机制改革,推动要素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跑出新一轮项目建设“加速度”。